在2013/8/31 取得了人生第一張的國際證照CEH,大約花了一個半小時考完
內容非常的豐富,從一開始被動式攻擊的取得目標資訊
到後來的列舉資訊與掃描,最後的入侵都有描述到
不過美中不足的是課程時間非常的短,在短短的40小時幾乎都只能點到為止
這課程的內容拿來當一學年的課程都不為過呢
另外也是因為時間不夠的關係,裡面所有的工具都只能聽到名字與看到圖片
講師幾乎沒時間可以實作給學員們看
不過我相信會來上這門課程的人都具有相當的能力
找尋相關的文件並實作並不會太難
雖然一次就考過了,但是內容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
等這陣子工作忙完之後再來整理資料與使用工具吧
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
下個證照或許是ENSA吧,加油
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
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
Linux各目錄下的作用(含義)
/bin
bin是binary的縮寫,存放使用者常用指令。例如ls, cp, cat等
/usr/bin 也會放使用者的指令
/boot
顧名思義就是開機使用到的檔案,包括核心與開機選單與設定檔
/dev
是device的縮寫,裝置與周邊設備以檔案的型態放在這個目錄底下
/etc
放置系統設定的文件,例如要啟動apache服務就在
/etc/rc.d/init.d/httpd start 或 service httpd start
自動啟動的文件設定就在 /etc/rc.d/rc.local 加入像是
/usr/local/apache/bin/apachectl start
/usr/local/mysql/share/mysql/mysql.server start
等指令自動啟動apache跟mysql
iptable啟動關閉也在這邊 /etc/init.d/iptables strat or stop
FreeBSD的話自動啟動在 /etc/rc.conf 加入
apache22_enable="YES" 啟動是/usr/local/sbin/apachectl start
設定apache也是在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
FreeBSD是放在/usr/local/etc/apache
/home
使用者的家目錄,每個使用者都會有一份
/lib
libary的縮寫,存放各種函式庫
/media
可移除的裝置掛載處,如/media/cdrom
/mnt
掛載額外裝置的目錄
/proc
這個目錄是虛擬檔案系統(virtual filesystem),他並非真正存在硬碟,而是放在記憶體
通常放置系統核心與行程資訊
/rescue
在FreeBSD裡面放置常用的工具,例如sh, mount, cp等
/root
root的家目錄就如同/home/userName一樣,只不過是屬於root的
/sbin
是放非普通使用者的指令 /usr/sbin也會放
/sys
與/proc類似是放在記憶體,存放已經載入的核心模組與硬體資訊
/tmp
放存暫時的檔案的位置
/usr
是Unix Software Resource
依照FHS的定義,屬於可分享與不可變動的(shareable, static)
所有系統預設的軟體都會放在這底下類似C:\windows 與C:\Program files\的綜合
/usr/local 是放置自己下載的軟體 FreeBSD就在此放置apache的設定檔案
/usr/local/etc/apache
/var
通常占用比較大的空間,存放常常變動的檔案,包括cache, log檔
/var/log 就是存放log檔案的位置
Linux 安裝套件通常使用yum
FreeBSD 安裝套件則到 /usr/ports 裡面選擇你要的軟體裡make
參考
FreeBSD使用手冊
鳥哥:Linux 的檔案權限與目錄配置
bin是binary的縮寫,存放使用者常用指令。例如ls, cp, cat等
/usr/bin 也會放使用者的指令
/boot
顧名思義就是開機使用到的檔案,包括核心與開機選單與設定檔
/dev
是device的縮寫,裝置與周邊設備以檔案的型態放在這個目錄底下
/etc
放置系統設定的文件,例如要啟動apache服務就在
/etc/rc.d/init.d/httpd start 或 service httpd start
自動啟動的文件設定就在 /etc/rc.d/rc.local 加入像是
/usr/local/apache/bin/apachectl start
/usr/local/mysql/share/mysql/mysql.server start
等指令自動啟動apache跟mysql
iptable啟動關閉也在這邊 /etc/init.d/iptables strat or stop
FreeBSD的話自動啟動在 /etc/rc.conf 加入
apache22_enable="YES" 啟動是/usr/local/sbin/apachectl start
設定apache也是在/etc/httpd/conf/httpd.conf
FreeBSD是放在/usr/local/etc/apache
使用者的家目錄,每個使用者都會有一份
/lib
libary的縮寫,存放各種函式庫
/media
可移除的裝置掛載處,如/media/cdrom
/mnt
掛載額外裝置的目錄
/proc
這個目錄是虛擬檔案系統(virtual filesystem),他並非真正存在硬碟,而是放在記憶體
通常放置系統核心與行程資訊
/rescue
在FreeBSD裡面放置常用的工具,例如sh, mount, cp等
/root
root的家目錄就如同/home/userName一樣,只不過是屬於root的
/sbin
是放非普通使用者的指令 /usr/sbin也會放
/sys
與/proc類似是放在記憶體,存放已經載入的核心模組與硬體資訊
/tmp
放存暫時的檔案的位置
/usr
是Unix Software Resource
依照FHS的定義,屬於可分享與不可變動的(shareable, static)
所有系統預設的軟體都會放在這底下類似C:\windows 與C:\Program files\的綜合
/usr/local 是放置自己下載的軟體 FreeBSD就在此放置apache的設定檔案
/usr/local/etc/apache
/var
通常占用比較大的空間,存放常常變動的檔案,包括cache, log檔
/var/log 就是存放log檔案的位置
Linux 安裝套件通常使用yum
FreeBSD 安裝套件則到 /usr/ports 裡面選擇你要的軟體裡make
參考
FreeBSD使用手冊
鳥哥:Linux 的檔案權限與目錄配置
訂閱:
文章 (Atom)